医信工程师自我修养:如何防范“技术空心化”
CHIMA接连两篇文章:《信息科“技术空心化”现象的反思》与《 <信息科“技术空心化”现象的反思> 读后感 信息科“技术空心化”现象的反思>》,仅读题目便很有感。谈谈我的看法,向也为技术空心化的现象反思的同道致意。
医信人其实是很尴尬的角色:
一是专业技术岗位能力的提升得不到良序发展。
除了软考,其他专业技术能力不会被承认。我们医院晋升职称只认软考中级,初级、高级都不兑现。学习没有动力。单位也几乎没有专业培训的预算,虽然可以通过项目里带一些培训的内容,但是也存在学考分离,能去学,但是考证困难。更不用说要自费去学习技能。
我也是十年前通过虚拟化项目学习并取得了VMware的VCP的VIEW的认证,但是其中的学习艰辛,面对全英文的题目确实有点捉襟见肘(即使有题库~~~!)。
这两年我相继学考了PMP、高项、CISP、CZTP、CKA、RHCE,一是想补一些技术的短板,更主要是想给同事们做个榜样:我这么大年纪都能考出来,希望年轻人能更加努力!
这样做确实能鼓励年轻人去学习,但是每当他们向我咨询,我都会反问一句“学了干嘛”?
学了干嘛?因为学习技能和岗位提升没有紧耦合的关系,确实是很让人茫然的问题。
二是软硬件项目从立项开始除了领导外和我都无关,所以项目分到我头上,按部就班做就行了。
存在这一思想的其实大有人在。所以主动性究竟在哪?职业素养?还是科室文化?
以软件部署为例,信息部门能参与多少?也就剩配合了:做虚拟机,分IP,上传安装包,功能测试,和业务科室沟通传话,你想有流程优化重构,人家有招标文件和合同…...最终还需要领导出面协商。
所以,我有技术应该从哪里体现?
===========半腹牢骚的分界==============
HIS慢,我觉得容器技术可能会极大改善,这个时候我能做什么?
攻防演习,应用被查出一堆安全隐患,这个时候我能做什么?
互联网医疗数据需要治理,这个时候我能做什么?
面对信创的要求,这个时候我能做什么?
系统故障、打印驱动装不上,这个时候我又能做什么?
……
出现技术空心化的忧虑,正是我们医信事业发展阶段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。在技术、应用需求的博弈中,技术弱于需求。在应用和规范的权衡中,规范慢于应用。
也正是这个阶段,医信工程师才需要自我完善,学管理、学技术、学沟通。不必做专才,要做杂家。
我罗列几个希望我们信息处年轻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如下供大家参考。建议以考证为目的进行学习,当然学习效果不在于替代谁,而在于管理。
一软考中、高项/网工、网规/系统规划管理师/安全工程师(难度★★★★★)
通过这个学习,先学习招投标、采购知识;再学习计算,再学习项目管理的一些理论。每个单位不同,考取后是否可以直接兑现职称先不说,起码可以入财政专家库,作为专家论证、评审项目,可以指导自己单位的项目,退休后也可以有十年去进行评标。
其次是通过高难度的软考学习去调整自己,培养边工作边独立学习的能力。
二操作系统(难度★★★)
如RHCE、麒麟等。信创是大趋势,LINUX也是技能提升的敲门砖。
三容器kubernetes(难度★★★★)
K8S是目前看来能解决系统瓶颈的技术方向,难度因人而异。我因为LIUNX知识薄弱,所以啃起来很困难。
四NGINX(难度★★★)
我曾经因为应用厂家部署时滥用NGINX而头疼,NGINX是把双刃剑,但是不统一管理就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五数据库(难度★★★★)
建议学习达梦、OCEANBASE。
六CISP(难度★★)
这个比较贵,最好是能随项目带。CISP有很多不同方向,数据治理DSG、渗透测试PTE。
七华为、华三NA、NP(难度★★)
医信网工,如果一条交换机命令都不会,怎么也说不过去吧。
八虚拟化(难度★★★★)
费用较贵,建议实际操作中学。
如果有钱有精力可以报班去学,没有经费也不必拘泥于形式。网上可以找到的资料很多。
我们学习技能的目的是让自己更专业化,引领应用和需求。杜绝只会重启电脑、只会重装系统。
当然这些都是要建立在责任心的基础之上,有了责任心,才能有探索的动力。
朝闻道,不舍昼夜。
来源:微信公众号秦小信
上一篇: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信息科“技术空心化”
下一篇: 《信息科“技术空心化”现象的反思》读后感